過去教育改革大都著重於制度與政策上,較少關注於教學與課程方面,2000年九年一貫課程的推動,備受各界的矚目,希冀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品質、降低學生壓力、讓每位學生都具備「帶的走的能力」,此外,教師的教學不再是鎖在封閉的教室中,而是與其他的教師相互合作,進行科際協同教學,打破科目間的疆界,融合各學科內容。
然而,九年一貫課程施行倉促,未能做好相關的配套措施,導致各界批評聲浪不斷,最主要的批評之一為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效能,教師尚未準備好因應相關課程與教學改革,無法有效對新課程配以新教學方法。文中以「教學效能評鑑」之研究取向來探討九年一貫新課程,並認為有效教學必須符合明確性、多樣性、任務取向、全心投入及提高成功比例等特性,但許多教師未能做到以上數項,主要為師資培育課程尚來不及因應、教師在職進修管道不足、以及宣導不力,使許多教師即使心有餘,卻力不足。
九年一貫課程施行至今已八年,其中課程綱要已修訂過四次,以逐步邁進彈性自主與多元務實,未來的發展展望中仍須繼續加強專業化與優質化師資,促進教師教學效能,提升學生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