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

Can Instructional Leaders Be Facilitative Leaders? 讀後分享

教育環境的丕變,校長不僅是過去傳統行政領導者、學校經營管理者,在現今學校教育環境中,校長亦是學校願景領導者、教學領導者、課程領導者、亦是催化領導者。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社會大眾對學校教育的關注與要求,校長的專業知能必須不斷的成長,並且身負領導學校成員專業成長與學習的重責大任。
教師的教學為學校教育的最主要核心,使每位學生獲得適切的學習,亦是家長和社會大眾對教育的關心焦點。然而,教育政策的變革,因應世界教育的潮流,教學不能一層不變,教師無法「安穩」的以傳統態度面對教育環境。教師必須審視自我專業成長的需求,並利用各方面的進修管道精進自我專業知能,以因應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通變性的教學評量。
另一方面,當教師在面對變革時難免心生恐懼,校長必須擔心教學領導者的角色,深入了瞭解教師專業成長需求,幫助教師瞭解如何和其它成員共同學習。此時,校長亦是一位催化領導者以協助組織全體成員調適和解決問題的共同能力,使得組織成員能主動參與組織事務的推展,並願意共同合作與共同學習。
因此,校長必須是一位終身學習者,持續的自我專業成長,並使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協助教師建立同儕合作團隊、提供同儕分享的設備和空間,此外,教學領導者對教學者的信心,與對教師正向的回饋和支持都是教師改進其教學和持續付出的要件。如此,真正受惠者才是學生,使學生獲得最佳教育品質。

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學校課程領導者的任務與角色探析 讀後分享

國內學者歐用生提到課程領導的內涵有三:(一)喚起教師的課程意義。(二)結合課程社區制度。(三)塑造優質的課程文化。課程領導亦有不同層級:從中央到地方,從學校到社區。

國內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改革,開始重視學校本位課程,這是國內教育人員從未接觸過的,學校教師在面對此教育變革需要校長的領導,帶領教師並喚起教師對課程的意義。溫明麗(2007)認為課程領導與教學領導是相輔相成,引導教師思考課程之合理性、教學方法的之適切性。由此可知,校長已不同於傳統僅擔任行政方面之職責,更是領導學校教育各方面品質提昇之關鍵者。

課程領導者必須協助教學者意識到每個角色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並展現其對教育和學生的關懷。因此,課程領導者本身需要不斷的自我成長,以因應變化不息的教育環境,而教師亦需要進行專業成長、終身學習,除了因應多變的教育生態環境,更負起提昇教育品質之責任,讓所有受教的學生獲得最佳的教育。

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

Data-Driven School Improvement 讀後心得

學校人員或教育專業人員在做任何決策時首先須掌握完整和完善的資料與訊息,而資料的搜集並不能只靠決策者一個人,那可能會導致沒有效率的蒐集資料或資料的偏頗而導致決策的品質不佳。過去傳統常常僅是依賴一些數據即判定學生的學習表現的優劣。
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和學校的教育品質提升有賴資料的蒐集,除了一些數據如學生的出缺席率、學生的學業成績、定期的標準化測驗等資料外,學校領導者應鼓勵教師共同參與合作,並分配蒐集不同方面的資料,如參入社區的觀感、家長的看法、以及第一線教師平時的觀察。此外,鼓勵教師在有疑處進行行動研究,切卻瞭解學生的問題,並設法找出解決方案。教師亦可以動態評量的方式記錄和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非僅以傳統測驗的方式評定學生的學習狀況。學校領導者可將這些寶貴的資料建置資料庫,亦可做為未來解決相關問題的參考。
決策者綜合以上各方面的資料方能做較高品質的決策,進而幫助學生學習狀況的改善,進而提升學校的教育品質,促使學校成為有效能的優質學校。

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Is Your School’s Culture Toxic or Positive? 讀後心得分享

學校文化的形塑是經由全校教職員與學生共同形成的,其包含了對組織的基本假定、成員間的價值觀、成員的行為模式等。然而,學校文化可能包含著負面文化與正面文化,唯有強化正面文化,扭轉與變革負面文化,學校始能有效能的運作,進而永續經營。
文中提到學校負面文化包含缺乏明確的意圖、強化惰性的常規、責備學生不夠努力、不鼓勵合作、成員間經常存在著敵意等,這些文化氛圍會腐蝕成員對組織的認同感與承諾,只願個字做好個自分內的事,沒有向心力與學習以及成長的動力。唯有鼓勵並促使所有成員經常評估和檢討組織文化的常規和價值,以扭轉負面的組織文化為正面積極的組織文化。另一方面,學校正面文化包括獎勵成功經驗、強調合作與成就感與促使成員與學生學習承諾等。這些正面的文化無形間將會促使學校所有成員的盡心盡力為組織努力,爭取榮譽,並認同自己為組織的一份子,進而使組織不斷進步與成長。因此,身為一位校長必須有技巧的形塑學校正面的文化,例如在全校性的會議上表揚獲獎的成員、利用任何機會告訴成員有關學校的正面與成功的故事,使之傳承不絕,成為組織的歷史與文化的一部份、使用明確的語言推展專業發展,讓成員與學生學習對組織的承諾,進而塑造組織優良的文化,使每位成員均獲致成就,進而提升組織效能與教育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