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學校本位課程領導模式之行動研究與省思」讀後心得分享

將權力下放給學校的教育改革潮流已是世界各國的趨勢,台灣在最近一波的教育改革中亦開始強調將權力下放給學校,倡導學校本位管理,讓學校相關人員自己管理自己的學校,並作最符合學校需求的各項措施。學校本位管理強調人事、預算與課程的本位管理,而課程的設計正是學生學習的核心內涵。
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的實施,宣示了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時代來臨,學校教師與行政人員必須發展出一套配合學校特色、符應學生需求的課程。文中提出學校本位課程的模式設計包含進行課程發展設計的SWOTS分析、課程發展主題、確認關鍵能力分析、連結七大領域融入主題分析、以及發展創意教學的課程與教學活動分析,以建構出一套九年一貫以學校為本位的課程模式。此外,漢諾吸子模式的奇異吸子圖更顯示出推動九年一貫課程與發展學校本位課程已是勢在必行,且發展過程中每一次拉力要適當,不可拉太多造成過大的張力。而學校行政人員亦需支持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教學自主和專業,使教師能為學生發展出一套最合適的課程。
社會大眾普遍贊同教師教學的專業性,而為了配合九年一貫課程,學校教師必須開始承擔發展課程的重責,對許多教師來說是項負擔,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夠具有該方面的能力,也是因為習慣於教授「已編制」的現成課程。因此,校長此時便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除了發展課程領導之專業領導能力之外,更需要不斷的支持教師與鼓勵教師進行該方面的專業進修或專業分享社群,以「行政支援教學」充實課程發展的資源,讓學生獲得高品質學習內涵,使學生成為最大的受惠者。

「從發展型管理談優質校長如何營造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讀後心得

學習型組織近幾年來在教育組織中不斷的被強調著,並且重視彼得聖吉所提出的第五項修練,不僅學校領導者需要學習,學校組織成員更需要不斷的持續學習。二十一世紀是強調人才競爭的世代,各國無不追求卓越的教育品質,以培養具競爭力的傑出人才,因此,學校的任務再次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而二十一世紀的關鍵能力其中包含如何求知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如此能力的學生才能適應未來的新世界和國際間的競爭。職是之故,持續的學習能力的培養成為今日學校教育重要的任務之一。
校長在這場國際化與國際競爭局勢中,對於學校教育扮演者關鍵的角色,其必須促動學校成員包含所有教職員與學生的進行發展的學習行動。Lessem將組織的發展以樹木作比喻,雖然特殊但卻十分貼切,組織的發展也如同樹木必須從其「土壤」、「根」、「主幹」、「枝葉」與「果實」一步步的發展下去,同樣地,組織的發展也是漸進的,而非一蹴可幾。尤其教育組織,其教育效果更是緩慢無法立見,也因此容易被教育組織成員忽略其亦需要發展。而教育組織的發展必須注重成員間願意學習的動力,才能更進一步的推動組織革新,進一步的永續發展。除了需要校長的努力之外,組織間具備良好且暢通的溝通平台、和諧的人際關係氣氛與組織文化都是組織發展的關鍵因素。此外,教育組織發展不能短視近利,只針對學生的學習成就或上級主管單位所欲評鑑的項目,應是全方位發展學習,如培養具各式潛能的學生、鼓勵教師多方嘗試的創意教學等。
今日全球化與人才競爭的趨勢中,唯有維持不斷學習與發展的動力,促進永續發展的組織與個人,才能不被此洪流中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