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權力下放給學校的教育改革潮流已是世界各國的趨勢,台灣在最近一波的教育改革中亦開始強調將權力下放給學校,倡導學校本位管理,讓學校相關人員自己管理自己的學校,並作最符合學校需求的各項措施。學校本位管理強調人事、預算與課程的本位管理,而課程的設計正是學生學習的核心內涵。
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的實施,宣示了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時代來臨,學校教師與行政人員必須發展出一套配合學校特色、符應學生需求的課程。文中提出學校本位課程的模式設計包含進行課程發展設計的SWOTS分析、課程發展主題、確認關鍵能力分析、連結七大領域融入主題分析、以及發展創意教學的課程與教學活動分析,以建構出一套九年一貫以學校為本位的課程模式。此外,漢諾吸子模式的奇異吸子圖更顯示出推動九年一貫課程與發展學校本位課程已是勢在必行,且發展過程中每一次拉力要適當,不可拉太多造成過大的張力。而學校行政人員亦需支持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教學自主和專業,使教師能為學生發展出一套最合適的課程。
社會大眾普遍贊同教師教學的專業性,而為了配合九年一貫課程,學校教師必須開始承擔發展課程的重責,對許多教師來說是項負擔,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夠具有該方面的能力,也是因為習慣於教授「已編制」的現成課程。因此,校長此時便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除了發展課程領導之專業領導能力之外,更需要不斷的支持教師與鼓勵教師進行該方面的專業進修或專業分享社群,以「行政支援教學」充實課程發展的資源,讓學生獲得高品質學習內涵,使學生成為最大的受惠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