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說學校是由雙系統結構組成,因此,要討好雙方進並且進行有效的領導、決策與帶動學校的變革更是不易。此外,隨著教育生態環境的丕變,家長會、教師會與學校行政組織成為學校教育的三大影響勢力,三足鼎力,要如何做出高品質的決策,並且滿足三方的需求,達成「三贏」的局面更是不易。
文章一開始提到決策是需要經過諮詢討論、團體參與、以及授權給員工的過程,且沒有一個永遠是對的決策方法,也沒有永遠適合的決策理論。職是之故,當校長在做決策時,時間的急迫必須馬上做出決定,並且校長已經充分瞭解問題之內涵,以及掌握十足的資訊時,這時獨裁式的決策可能是較為合適的方法。諮詢式的決策需和大家共同討論問題所在,運用大家的專業知能共同討論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法,此決策並非完全合乎理性,卻適當前情況中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作決策必須兼顧決策的品質,其涉及了所有成員對於所需的資訊和專業知識是否充足、以及對問題瞭解的程度才能做出一個較有品質的決策方案。例如學校課程的決定及需要成員有相當的專業知能和相關資訊,如此才能使學生成為最大的受惠對象。此外,文章談到作決策亦須瞭解該學校或組織的文化、以及決策的過程是某適合該校,如此亦可避免不必要的衝突摩擦,降低了決策的品質和有效性。
決策是一個組織和學校常需面對的問題,領導者必須端視該校和組織的情況,並且瞭解問題的性質、涉及對象及影響程度,以選擇較佳的決策模式,避免學校只是成為各方利益團體的勢力競技場。
2008年4月30日 星期三
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
Work Teams in Schools讀後分享
團隊型組織主要是希望透過團隊成員的合作和整合,達到集思廣益與團結合作的效果,並且強調成員的參與與授權,是較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從而形決策並達成團隊目標且共同承擔績效責任。
團隊型組織運用於學校如行政團隊、教學團隊、課程團隊、危機處理團隊等。而團隊可視其任務和目標以決定團隊組織的規模大小,另一方面也據為長久性或暫時性的團隊組織。如課程團隊及長久性的組織,其需要團隊成員持續的討論與研究出適合學生的課程與教材,並且配合學校與地方特色發展獨具該校特色的學校本位課程。
為確保團隊組織的品質和效能,團隊必須發展出成員間特有的情感、人際情誼,以及團結的凝聚力,因此,成員首先必須要瞭解團隊的任務,接著了解自我為何謂身處於此團隊中、自我的角色與任務為何、如何盡己之力完成團隊該部分的任務等。而團隊的領導者此時必須協助成員釐清與克服這些問題,並善用溝通技巧,亦鼓勵成員勇於說出自我想法,使團隊能積極的運作,進而順利使團隊朝向目標邁進。
團隊工作可使組織的目標較易達成、成員間也因頻繁的接觸而使感情更加熱絡,其運用的策略途逕為:建立團隊並實施團隊運作訓練、確定團隊目標及工作範躊、培養團隊的良好運作態度、授予團隊是當的權力、提供充足的資源與進修機會、彈性調整組織績效考評方式等,如此可確保團隊的運作品質及決策的良窳。
團隊型組織運用於學校如行政團隊、教學團隊、課程團隊、危機處理團隊等。而團隊可視其任務和目標以決定團隊組織的規模大小,另一方面也據為長久性或暫時性的團隊組織。如課程團隊及長久性的組織,其需要團隊成員持續的討論與研究出適合學生的課程與教材,並且配合學校與地方特色發展獨具該校特色的學校本位課程。
為確保團隊組織的品質和效能,團隊必須發展出成員間特有的情感、人際情誼,以及團結的凝聚力,因此,成員首先必須要瞭解團隊的任務,接著了解自我為何謂身處於此團隊中、自我的角色與任務為何、如何盡己之力完成團隊該部分的任務等。而團隊的領導者此時必須協助成員釐清與克服這些問題,並善用溝通技巧,亦鼓勵成員勇於說出自我想法,使團隊能積極的運作,進而順利使團隊朝向目標邁進。
團隊工作可使組織的目標較易達成、成員間也因頻繁的接觸而使感情更加熱絡,其運用的策略途逕為:建立團隊並實施團隊運作訓練、確定團隊目標及工作範躊、培養團隊的良好運作態度、授予團隊是當的權力、提供充足的資源與進修機會、彈性調整組織績效考評方式等,如此可確保團隊的運作品質及決策的良窳。
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School-Based Management 讀後心得
學校本位管理主要是希望屏除教育行政機關集權,賦予學校更大的自主和專業的空間,以能提供更是性的教育給學生,其最終的目的亦提升學校教育品質、追求卓越。因此,在施行學校本位管理時必須掌握其核心精神,包含預算、人事、課程與教學的自主性、以校為本、參與分享、以及追求卓越的績效責任。雖然國外學者研究顯示政府部門不能因權力下放實施學校本位管理就期待每個學校都能成為績效頂尖的「完美學校」,這是不切實際的。然而,學校因自主權的提升能使課程更加有彈性而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聘任認同該校與符合學校需求的教職員,以一起負起績效責任;預算的自主權能讓學校自行規劃使用的優先順序與細目表。
在實施學校本位管理可能面臨不少問題,例如學校相關人員專業知能的不足、學校相關人員負荷過重,並使行政效率降低、校外利益團體的不當介入、學校易陷入故步自封、學校人員難以適應等問題。因此,在施行學校本位管理前必須做好前置作業,以及全體人員的認同。而校長與教師則是學校本位管理落實的關鍵人物,其角色亦須有所轉變:(一)校長應為:主動積極的領導者、發展學校策略性計畫、進行合作式計畫歷程、領導發展多樣化課程、領導學生學習成果的評鑑、領導教職員專業發展活動、權力的分享者(二)教師應為:診斷者、合作學習的領導者、計畫者與願景者、評量者、專業發展者、校本領導團隊成員(三)行政人員應為:敏銳的觀察者、支援者、公關連繫者、專業知能領導者、合作參與者。
綜上所述,學校本位管理對學校經營有其優點,亦有其施行的困難處與問題,唯有在施行前做好溝通與前製作業,才能使學校教職員全力為學校教育品質之卓越追求盡心盡力,並且獲得社區支持的力量,如此才能使學校的經營更具彈性,學生獲得更適性的學習內涵。
在實施學校本位管理可能面臨不少問題,例如學校相關人員專業知能的不足、學校相關人員負荷過重,並使行政效率降低、校外利益團體的不當介入、學校易陷入故步自封、學校人員難以適應等問題。因此,在施行學校本位管理前必須做好前置作業,以及全體人員的認同。而校長與教師則是學校本位管理落實的關鍵人物,其角色亦須有所轉變:(一)校長應為:主動積極的領導者、發展學校策略性計畫、進行合作式計畫歷程、領導發展多樣化課程、領導學生學習成果的評鑑、領導教職員專業發展活動、權力的分享者(二)教師應為:診斷者、合作學習的領導者、計畫者與願景者、評量者、專業發展者、校本領導團隊成員(三)行政人員應為:敏銳的觀察者、支援者、公關連繫者、專業知能領導者、合作參與者。
綜上所述,學校本位管理對學校經營有其優點,亦有其施行的困難處與問題,唯有在施行前做好溝通與前製作業,才能使學校教職員全力為學校教育品質之卓越追求盡心盡力,並且獲得社區支持的力量,如此才能使學校的經營更具彈性,學生獲得更適性的學習內涵。
2008年4月9日 星期三
Principal Mentoring讀後心得分享
現今學校場域逐漸重視績效責任,身為一艘船的掌舵手—校長的培訓制度等相關議題漸漸地受到重視。校長培育應著重下列幾點要件以符合現今整體社會環境的需求,茲分述如下:
一、重視多元文化議題,促進多元思維與視野:在後現代社會中,所面臨的人、事、物皆是多元的。學校的場域而言,教育的主體—學生的來源皆是來自不同社經背景、不同族群的學生,必須以平等、多元的態度去面對多元的學生族群,進而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是未來身為校長該去思考的一環。
二、溝通能力的培養:溝通能力是校長領導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對內如何與學校教師、行政人員與學生溝通;對外如何面對上級單位、家長、壓力團體,以及如何有效地做好學校公關與行銷,皆是現代高效能校長該去深思的。
三、建立有效的專業網絡: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校長決策的依據除了自身的經驗之外,亦可參考別的學校良好的制度及策略。因此,倘若能建立起校長間的專業網絡,讓各校經驗能共享,相信各校間必能透過此專業網絡而共同提昇其品質與成長。
一、重視多元文化議題,促進多元思維與視野:在後現代社會中,所面臨的人、事、物皆是多元的。學校的場域而言,教育的主體—學生的來源皆是來自不同社經背景、不同族群的學生,必須以平等、多元的態度去面對多元的學生族群,進而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是未來身為校長該去思考的一環。
二、溝通能力的培養:溝通能力是校長領導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對內如何與學校教師、行政人員與學生溝通;對外如何面對上級單位、家長、壓力團體,以及如何有效地做好學校公關與行銷,皆是現代高效能校長該去深思的。
三、建立有效的專業網絡: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校長決策的依據除了自身的經驗之外,亦可參考別的學校良好的制度及策略。因此,倘若能建立起校長間的專業網絡,讓各校經驗能共享,相信各校間必能透過此專業網絡而共同提昇其品質與成長。
訂閱:
文章 (Atom)